实现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靠产业支撑。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贫困县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中,绞尽脑汁、各施其能,立足区域优势,突出当地特色,探索创新、成功实践。在今年的扶贫审计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实质性问题,需关注。但也存在一些亟需深入论证和关注的苗头性问题。一是产业扶持盲目跟风,不注重差异发展、错位竞争,市场风险较大。如有的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在产业扶持上,项目雷同,供需矛盾失衡的市场波动出现时,浪费的是财政资金,受损的是贫困户,影响的是脱贫效益。二是部分产业扶贫项目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持续发展动力先天不足。如有的县个别项目属于即将被淘汰落后产能的“夕阳产业”,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格格不入;有的产业扶贫项目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底端,贫困户增收效益相对财政资金投入比例偏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调整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审计建议,产业扶贫只有积极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广阔视野,选准选优产业扶贫项目,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创新驱动,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扶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创新性和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才能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