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有助于拓展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缓解贫困地区的人地矛盾和生态压力。培训后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贫困群众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在巩固脱贫长效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贫困地区,培训就业率偏低、培训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应值得关注。

造成部分贫困地区培训就业率偏低、培训效果亟待提高有多方面原因,从组织层面来说,根源只有一个,即诸多环节过程中的“精准”,表现为:一是培训专业不精准,计划制定前摸底调研不充分,与当地劳务品牌优势契合不紧密,偏离贫困户培训意愿需求,培训内容上的低层次性与盲目性导致贫困户参训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时间不精准,重视培训数量任务,忽视培训质量效果,为完成上级下达培训任务而赶进度,人为压缩培训时间;三是培训对象不精准,过度放宽培训对象年龄限制,不考虑免费培训对象须“具备相应职业(工种)要求的文化素质和身体条件”的硬性要求,在人员数量上作文章、凑人数;四是培训标准不精准,与委托培训机构签定的合同(协议)不规范,对培训人数、时间、补贴标准等关键性要素不齐全或不涉及,隐患漏洞突出;五是培训监管不精准,对委托培训机构提供的受训人员混杂有非贫困户、不符合培训要求的文化素质和身体条件人员参训,培训时间不足、只管培训不管就业等问题,没有做到精准核实;六是推荐就业不精准,只注重培训任务的完成,训完了事,就业推荐方面主动作为不多,受训对象就业信息传递渠道落后,造成受训对象难就业,组织分管机构对受训对象就业状况不了解不掌握。

从贫困户层面来说,表现为:一是缺乏维权知识与手段,怕外出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得不到工钱,怕外出受欺负;二是老年人心疼子女,宁可不挣钱,也不让孩子出去闯荡;三是故土难离,安于现状,怕打破了现有的宁静生活方式,小富即安;四是劳动者素质及技能偏低,缺乏劳务竞争力,不适应市场化需求,难以就业;五是个别贫困户嫌苦怕累,不愿外出

培训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就业,政府作为脱贫攻坚主导机构,应按照精准、安全、高效的要求,统筹谋划、协调监管,不但要做好扶贫培训,更要做好稳定就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搞好培训计划顶层设计,做好农民劳动力现状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增强培训针对性,发挥好政府的服务职能。二是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引导培训,把农民潜在的学习愿望变为现实的培训需求,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强化政府的维权职责,制定各种政策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加强对本地城镇各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对转移劳动力进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咨询和援助,有政府撑腰,鼓励贫困群众大胆走出去。四是加快推进劳动力中介服务网络建设,引导培训机构与企业、劳动力市场、各类劳动力中介加强联系与沟通,更多地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委托式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