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在《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这是“人少事多”的基层审计机关面对的一个待解答的难题!2018年5月,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要“消除监督盲区”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毫无退路可言。要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多措并举,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现阶段就现有的审计力量来讲,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欲实现这一目标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重大突破:
其一,优化审计资源。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优化了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从最新审计署的职责看,审计任务在过去的基础上大辐增加。各省市县的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还未出台,但从现有审计力量来看却是严重不足,要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只有尽可能的优化审计资源。首先是优化政府审计人力资源,要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专业和特长,要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各年龄阶段的优势,最优配置审计组,发挥最高的审计效率,努力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进其利”的最佳效果。第二,优化社会审计资源,社会中介的审计力量庞大,但力量和水平参差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十分突出,但应对优质的社会中介力量加以利用,并强化对中介机构参与政府审计事项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他们也可以成为审计队伍中的有生力量。第三,尽可能优化审计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同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资料和电子数据,不得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和电子数据的规定,已经制定的要坚决废止;对有意设置障碍、推诿拖延的,要进行批评和通报;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各级审计机关各级审计人员应挺起腰杆理直气壮地落实中央的要求,在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审计工作创造最优的审计环境。
其二,实现科技强审。科技强审是当今摆在我们每个审计人面前迫切而又急需解决的难题,从这次整训的课题发安排上来看,花了两天半时间,邀请了梅宏、高晓辉和董春等三个外部专家及副审计长袁野讲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学新技术,推动全体审计人员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思路。特别是北京审计局等六个单位的经验交流,为各级审计机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辐谢作用。新时代的审计工作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要达成“审计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的新使命,实现科技强审是最有效的有段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其一,以审计署“金审三期”建设推动全国审计工作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加强本级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本级所需审计数据库,并及时完善更新,推动本层级的大数据审计运用,同时,按省级要求建立数据报送工作机制,推动省级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实现两级数据共建互用,降低相互的依存度。其二,建全机构,建章立制,全国市县级的审计机关建立专职的计算机信息审计机构可能不多,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计算机信息审计尚属新生事物,建议各个基层审计机关成立“计算机信息中心”专职机构,建立工作职责,出台信息采集、运用、管理和保密的各项制度,严格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的引领作用。其三,打造大数据审计人才队伍,培养即计算机技术又懂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只懂业务的年轻审计人员加大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学习提高,只懂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加大审计业务知识的培训提升,将大数据的分析运用纳入审计人员的必修课程,作为年轻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着力培养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思维,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强化大数据审计成果提炼,促进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拓展和深入。
其三,突出靶向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三个加大”,即“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实际上,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这句话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审计工作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全覆盖”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但在全覆盖的基础也要突出重点,靶向发力,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民生审计和发现经济运行风险是审计工作中应该高度关注、持续关注、重点关注的审计内容!在审计计划管理中,要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对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对重点对象、重点行业、重点资金实行年年审,对其他对象实行周期必审;建立审计对象预警机制,对资金量较大的、对关注度较高的、对重点的领域部门、对周期内未审过的,实行计划报警提醒;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尚在探索完善阶段,基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探索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方法和技巧,规范政策审计的流程,实现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
当然,要“实现审计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现实情况是千差万别,千头万绪,还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各级审计人员确定目标后,一步一步去探索,去实践,去完善,最终达到“实现审计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