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以中央企业为龙头的国有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有企业境外板块业务占比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揭示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值得探讨。当前,审计署组织开展的中央企业境外审计主要由各特派办具体实施,重点关注中央企业境外投资及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受制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等因素,现阶段的境外审计以立足境内开展境外审计工作为主。本文拟结合中央企业境外审计现状,初步探讨开展境外审计的路径方法。 


 

一、中央企业境外资产主要风险点 


 

据《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7)》反映,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已超过6万亿元,投资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电信等多个领域。另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约占到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相较于境内投资,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更高。根据近年来审计署的公告结果来看,中央企业境外资产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一是境外投资违规决策造成的风险。部分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流于形式,企业盲目决策或未履行必要决策程序开展境外投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二是部分企业违反相关规定,擅自从事高风险经营活动的风险。例如违规投资非主业项目,违规出借资金、提供担保,通过股票、期权等金融市场投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三是境外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的风险。部分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不足,造成境外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如违规大额资金支付、公款私存、违规出借境外账户等,造成国有资金脱离监管,存在损失风险。 


 

四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风险。因投资所在地区的政策法规要求等原因,部分境外股权、资产需通过私人代持形式持有,但中央企业未履行必要报批手续、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国有资产存在“私人化”风险。 


 

五是所在国当地系统性风险。境外资产所在国出现政治、社会动乱,中央企业事先风险预估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二、中央企业境外资产审计方法探讨 


 

有别于传统企业审计,中央企业境外审计所需关注的风险点更为零散、复杂,加之地域跨度大、语言差异、境外管辖权冲突、知识人才储备欠缺等诸多不利因素相互交织,开展境外审计需要拓展审计思维,创新审计模式。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央企业境外审计的经验,笔者认为可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审计工作: 


 

一是围绕决策链条开展工作。境外项目因其自身风险较大,较同规模境内项目审批更为严格、层级更高,并需向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等多部门备案或报批。为追求扩大规模、参与恶性竞争等目的,企业可能存在盲目决策或未履行必要决策程序开展境外投资的情况。因此,从审前调查阶段开始,审计人员就应认真梳理企业境外业务涉及的集团内、外相关法规制度,以清单形式了解境外项目筹备阶段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关注项目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为扩大规模、争取业务盲目上马项目,不惜牺牲利润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等情况。 


 

二是围绕资金链条开展工作。受制于现阶段难以开展境外现场审计,审计工作可以围绕境外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关注境外资金管理情况,看是否存在资金集中度不高、境外银行账户管理不规范、公款私存、境外支出内控管理不健全等情况;关注境外资金支出情况,看是否存在购买股权、资产由个人代持但未履行必要程序、在对方未提供服务等情况下无依据支出等情况;关注境外资金套期保值情况,关注是否存在盲目追求高风险投机形成风险隐患、对所在国国别风险评估不足形成汇兑风险等情况。 


 

三是围绕数据链条开展工作。合理有效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审计,为境外审计提供支持,可以极大缩减审计工作量,提升审计效率。中央企业体量大、层级多,其境外子企业往往多为三、四级及以下单位,分析筛选历年“三重一大”决策、内部审计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内部收发文等资料以及财务数据分析,在以往审计过程中往往费时费力,且不易抓住重点。借助大数据审计相关技术支持,通过关联其系统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同时结合文字材料进行关键字抓取,筛选存在风险隐患、出现亏损等重点核查线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锁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 


 

四是围绕股权链条开展工作。境外公司出于资本运作等目的,频繁设立特殊目的公司,使得中央企业境外机构股权链条长、股权关系复杂。另外,境外机构多为境内企业的分公司或下属实体,境外审计工作也无法忽视境内母公司的影响。实践中,通过构建境外机构股权链条,明确公司间关联关系,重点关注各关联方、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往来事项,可以核查企业是否存在通过往来科目开展融资性贸易、虚假贸易以粉饰公司业绩,以及通过往来款长期挂账造成国内外公司盈亏不实等问题。